香水的英文"Perfume"源自于拉丁文"Parfumare",意思是"穿透煙霧"。早在公元前1500年,埃及艷后克婁巴特拉七世就已經開始用15種不同氣味的香水洗澡了。在她的時代,在公共場所不涂香水是違法的。但歐洲香水業實際上是從16世紀開始的,那時的凱瑟琳·德梅迪茜從意大利來到巴黎,將要和法國國wang結婚,憑借著自己的高gui身份,她把香水變成了巴黎城中的時髦物品,突然所有人都鐘情于用灑香水的皮革來做手套。當時人們認為香水是格拉斯的蕞好,這個法國城市也因香水貿易而繁榮起來,并且適時的發展出了它的香水工業,成為了香水之都。
17世紀,路易十四時代是法國香水與香料產業的高峰期,這個時代的巴黎設施非常落后,沒有上下水道的設施,人們也沒有沐浴的習慣,而庭院的角落通常就是方便的場所,貴婦也用香水來掩蓋身上的氣味。到了18世紀,移居德國科隆的意大利人法理那,他所制造的"科隆之水"(古龍水)一時席卷了整個歐洲,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。
在拿破侖征戰期間,香水不在被gui族壟斷,一天用掉12公斤"法高納爾"香水;古埃及君王用香水來浸泡自己的戰船;路易十五將皇宮搞成香氣四溢的"香水之宮"。這些都不足以表明香水的普及性,但這種消費將香水推向了它的反面。香水第一次真正造福全人類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。因為戰爭的關系,女性人口高于男性人口,于是有了很大市場,隨即而來的是生產技術的提高,更好更便宜的香水開始出現,嬌蘭、香奈爾、迪奧、圣羅蘭這些設計師將香水引入時裝界,奠定了香水的地位。
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,香料供應國和香水生產國聯系中斷,人們開始加大力度開發新原料,此時香水還不是普通的日用品,是特殊場合互贈的禮物。
雅詩蘭黛在1953年憑借驚人的直覺,作出了沐浴香油的雙功能香水"朝露",香水從此成為任何女士都能買到的日用品。進入20世紀80年代,香水突然由個人物品變成裝點門面的必需品,不再是純粹意義上的時髦品,而更像一種帶著名師標簽的生活方式,香水設計師竭盡所能制造更新奇、更有大師特色的香水產品。
20世紀90年代,香水已日臻成熟,各種風格層出不窮,人們不再狂熱追求品牌,更看重的是個性文化的展示,是香水蕞繁榮的10年。隨之而來的,就是香水的包裝也日益多樣化和精美化。例如這款藍色扣底香水鐵罐,精美而不失低調。
想了解鐵盒包裝更多的相關資訊,請關注 新聯泰制罐廠 。
新聯泰制罐廠成立于1995年,26年的風雨歷程,培養一支高素質的技術人才和管理隊伍。26年致力建造高品質的鐵罐包裝定制 型企業,致力為客戶產品帶來更好的品牌價值和效益。
全國服務熱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