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節還有兩個月就到了,月餅也陸續上市了。看著商場上琳瑯滿目的月餅鐵盒,中秋節的氛圍越來越濃了。那么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是從什 么時候開始的呢?
月餅一詞最早見于南宋吳自牧《 夢梁錄》中,那時的月餅是菱花形的,和菊花餅、梅花餅等同時存在,并且是“四時皆有,任便索喚,不誤主顧”。可見這時的月餅,還不只是在中秋節吃。至于月餅這個 名詞的來歷,已無從考證。但是北宋著名文人蘇東坡留有“小餅如嚼月,中有酥和飴”的詩句,或許這是月餅這個 名稱的來源以及月餅做法的根據。 明代起有大量關于月餅的記載,這時的月餅已是圓形,而且只在中秋節吃,是明代起民間盛行的中秋節祭月時的主要 供品。《帝京景物略》曰:“八月十五祭月,其祭果餅必圓。”“家設月光位于月所出方,向月而拜,則焚月光紙,撤所供,散之家人必遍。月餅寓意團圓,也應該是 明朝開始的。如果我們綜合明朝有關月餅與中秋節民俗的資料來看,應該能夠看出月餅取意團圓的歷史軌跡:中秋節祭月后,全家人都圍坐一起分吃月餅月果(祭月供品)。因為月圓餅也圓,又是 合家分吃,所以逐漸形成了月餅代表家人團圓的寓意。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,和社會生產力的進步,月餅鐵盒也就出現了。
想了解月餅鐵盒包裝更多的相關資訊,請關注新聯泰制罐。
新聯泰制罐成立于1995年,26年的風雨歷程,培養一支高素質的技術人才和管理隊伍。26年致力建造高品質的鐵罐包裝定制型企業,致力為客戶產品帶來更好的品牌價值和效益。
全國服務熱線